兴奋剂|你们知道体育单招考试检查的兴奋剂是啥吗?浏览数:868次
一、兴奋剂包含哪些呢?有哪些危害? 1. 刺激剂: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兴奋作用的药物,如:可卡因、麻黄碱、本丙胺、沙丁醇胺等,它们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新陈代谢。但是这些药物在促进糖和脂肪代谢的同时,加速了能量消耗,使人产生觉得很快就“没有力气了”,过度的兴奋还掩盖了一些严重的医学问题而导致受伤。另外,刺激剂还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产生幻觉等,运动过程中可能引起猝死。 2. 麻醉剂:以海洛因、美沙酮、吗啡、哌替啶等毒品为代表,这类物质本身并没有强力作用,但使用后能使人产生快感和超越体能的幻觉,降低痛感使运动员感觉不到受伤的危害而造成更大的伤害。严重时可发生呼吸困难,血压升高,肌肉僵硬。 3. 合成类固醇:是雄性激素(睾酮)的衍生物,具有类似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分解代谢,提高肌肉力量,从而促进肌肉增长。是运动员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一类,常用的有睾酮、诺龙、大力补、科仑特罗、达那唑、福莫特若、司坦唑醇、沙丁胺醇等。常用于举重、健美、田径、游泳等需要增加肌肉力量、速度及耐力的运动员。长期使用合成类固醇,直接影响人体激素平衡,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比如抑制自身的激素分泌,导致自身睾酮分泌减少和睾丸萎缩,导致性欲短期增强长期低下无能,诱发冠心病、高血压,同时引起肝功能异常,诱发肿瘤,引起肌腱、韧带损伤、肌肉痉挛、皮脂腺分泌增多。对女性运动员的损害尤为突出,会使得女性出现男性体征、喉结突出、声音低沉、闭经、皮肤粗糙等。合成类固醇药物因为汉城奥运会加拿大运动员本约翰逊而名声大噪。 4. 利尿剂:可以增加排尿,快速减轻体重或逃避兴奋剂检查。乙酰唑胺、布美他尼、氯噻酮、呋塞米、甘露醇等是其代表。利尿剂的使用会造成脱水而降低运动能力,可引起血液缺钾而发生疲劳、痉挛等症状。 5. 肽类激素及类似物:是一类人体能够自身分泌的物质,同时检测难度相对也是最大的,这类物质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红细胞生成素、促绒性素、胰岛素、他莫西芬等。外源性大量补充人体可以产生的激素,会引起巨人症、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等。 6. β-阻滞剂:具有镇静的作用,美托洛尔、心得静、降压乐、氨酰新胺、比索洛尔等。可以稳定运动员的紧张情绪,降低心率,尤其以射击、射箭、高尔夫球等运动员常用。这类药物可以抑制心功能引起心力衰竭,引起抑郁症和阳痿等。 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呢? 红牛等功能性饮料算不算兴奋剂? 严格意义上来说红牛等功能性饮料不算是兴奋剂红牛等功能性饮料的成分是牛磺酸、赖氨酸、咖啡因、肌醇、维生素PP、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与上面对照没有涵兴奋剂成分。注意比赛前半小时可以喝少许红牛,国际比赛中当尿中咖啡因浓度大于12微克/毫升,即被认定为非法 哪些食物中含有兴奋剂呢? 1.来历不明的药品和营养补剂 2.瘦肉精有很多种,我国一般主要指盐酸克伦特罗。这种化学成分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具有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作为药品主要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瘦肉精用于猪饲料,所以在比赛期间不要吃动物内脏、烧烤、大排档、的食物等;去正规餐厅吃些,鱼类、海鲜、鸡蛋、水果、蔬菜等食材 三、兴奋剂对训练产生的负面作用 大量的事实表明,滥用药物会扰乱正常的训练节奏。由于一些药物的剂量、药力、个体耐药性以及训练承受能力的不同,使其作用在训练中很难把握,这是影响正常训练的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一些运动员往往都是偷偷使用药物,与教练员的科学安排格格不入,影响正常的训练安排。滥用药物毕竟是非法手段,为了防止被查出,在使用中大多用用停停,所以停用后自然会出现运动成绩急剧下滑的现象,也干扰了科学训练的节奏。 当然,兴奋剂不仅是运动员的“毒药”,也是社会科技发展的畸胎,违背了体育的伦理道德,打破了队伍间的团结和谐,浪费国家经济资源,一旦被查出就有损祖国的形象,更是断送了竞技体育未来的发展。 对此,全面开展反兴奋剂活动很有必要,也是一个还需要努力继续进行下去的举措。
|